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的「作對」行為都會非常生氣,而且更加不明白為何愈叫孩子不要做,他卻愈要做!就讓我用以下的親身經歷來為家長們講解一個實用的管教技巧吧!
「不要踢」的呼喊
一次乘坐地下鐵路列車時,一位年約 4 歲的男孩與母親走進車廂,在我身旁坐下。不久,男孩就按捺不住,爬上座椅往窗外看,並且興奮得踢起腳來,他還不知自己正在不停地踢着我的大腿呢!他母親看到後連忙阻止,大聲叫着說:「不要踢!」男孩單純地望了母親一眼,再望望自己的腳,不由自主地又踢了我一下。這位母親更見緊張,嘗試繼續阻止他,再高聲說了數聲:「不要踢!」他望着自己的腳,再踢了我數次。母親再說:「不要踢!踢到哥哥喇!」他望了自己的腳一會兒,再望了我一會兒,他眼睛天真地一閃,心中好像想了一想……他又踢了我一下!
「不要」想起白色大笨象
雖然這故事還未說完,但讀者們有何看法?你或許會覺得筆者愚蠢,為何不換到另一個座位,反而任由男孩踢我的大腿?這是因為我希望幫助這位天真可愛的小男孩和他的母親。又或許,你會覺得這位小孩實在太頑皮,但我卻有別的看法。讓我們先來做個小小的實驗,你就會明白我為何如此說:首先,找一個人幫忙,然後讀者閉上眼睛,幫忙的人就說出以下指示:「不要想起白色的大笨象!」在 1 分鐘內,連續發出相同指示約 12 次,平均 5 秒 1 次。請問你在這一分鐘內想到什麼?是否整個腦子都是一隻白色的大笨象呢!
「正面指引」的行為改造力
回到先前的故事,這位小朋友終於被母親「制伏」了,坐回座椅上,但他的腳又開始動起來,母親連忙阻止:「不要動!不要踢到人!」小男孩望一望我,搖動着的腳又「自然地」踢了我一腳!於是,我開始行動,說:「小朋友,你好乖啊!坐得很好呀。」他威風地開始留心自己的坐姿,但是他的腳仍在搖動着。於是我再「引導他」,說:「你好叻!大個仔啊!坐得很像其他大人呀!你看,四周的大人都是兩腳放下的。」小男孩仔細看過旁邊的人怎樣兩腳下垂地坐着後,他的腳就漸漸停下來,並且垂下。我再鼓勵他,說:「真是好叻仔,坐得很好,兩腳放下,真是大個仔!」此時,母親看到小男孩端正地坐着,兩腳不再踢,她臉上不禁流露出又驚又喜的表情。轉眼間,小男孩到站下車了,他仍是帶着威風、「正經」的樣子,踴躍地跟隨母親離開車廂。我望着西裝褲上的鞋印,心中一方面覺得甘甜,而另一方面卻看見「正面指引」的行為改造力是何等的大呢!